本文目录一览:
1.昆明顺城购物中心举办年度好物大赏活动 百种文创年货供挑选
恒隆广场今年8月开业后,昆明高端实体商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不仅与恒隆广场一墙之隔的金格百货不得不转型,就连位居昆明传统商圈核心,生意不错的顺城购物中心也感受到巨大压力。本月中旬,顺城购物中心的开发和运营商昆明赛伦房地产公司,公开在报纸上发布公告,寻找有实力和经验的心秋白菜网的合作伙伴联合运营。
赛伦地产在公告中坦承,“由于目前昆明商业格局发生变化,竞争激烈,加大了运营压力;而顺城购物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吸收不同的管理经验和文化来夯实自身管理水平;同时,顺城期待通过与有丰富物业及商业运营经验的优质公司的联合运营,来保持优势。”
今年9月27日,muji无印良品中国第5家旗舰店在顺城开业
实际上,自2009年开业以后,顺城购物中心因为良好的位置和一流硬件条件,一直是昆明最重要的高端时尚商业中心,目前,顺城购物中心在保有apple store、a&;f、evisu、tumi、bape、cos等众多昆明唯一品牌店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入muji世界旗舰店、维秘全品类店和三叶草fdd店,但即便如此,网络上仍旧有人将后面这几个品牌的引入,说成是“昆明顺城的最后挣扎”。原因就在于和财大气粗的恒隆相比,顺城和赛伦地产的实力要单薄得多。
即便8月份恒隆广场开业后,各方面表现并不如想像中那么惊艳,可是以恒隆的经验和财力,仍旧让一公里之外的顺城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事实上,早在昆明恒隆广场开业之前,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就公开霸气表示:“恒隆在昆明没有对手”。并不把顺城等本地商业中心放在眼里。
另外,刚刚落成的昆明恒隆广场在规模、设计、硬件条件上,也比10年前建成的顺城购物中心更加高大上。随着昆明地铁网络的形成,恒隆广场所在东风广场,因为有两条地铁交汇,交通条件和位置也比顺城所在的传统三市街商圈更加优越。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目前经营不错的顺城购物中心居安思危,走出了寻找心秋白菜网的合作伙伴的一步棋。
其实,顺城购物中心在定位上,商业模式上,与恒隆广场并不相同,但在招商和争夺品牌资源方面,双方的竞争却不可避免。由于昆明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让许多顶级品牌同时开多个店面的地步,所以有些品牌如果在此处开店,就不可能在彼处开店。恒隆和顺城因此常常处于二选一的竞争状态。
应该说,迄今为止,顺城购物中心在招商运营方面表现不错,但很重要的原因是顺城有先发优势。顺城购物中心2009年开业,比恒隆广场整整早了10年。在恒隆广场开业之前,许多顶级品牌在昆明开店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顺城几乎是不二之选,但在今年8月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百老汇院线在昆明的发展历程,就是顺城和恒隆此消彼长的一个缩影。2009年,百老汇影城在顺城购物中心开业,引入云南第一个imax影院。昆明百老汇开业不久,正赶上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上映,百老汇imax厅一票难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每逢热门大片上映,顺城百老汇影院甚至有倒票“黄牛”出没。10年过去了,昆明的imax影厅越来越多,顺城百老汇早已“泯然众人”。
2019年,恒隆广场开业,百老汇院线在恒隆开设百美汇影院,首家引入cinity厅。cinity影厅被看成是比imax更高级的电影放映系统,可以完美表现4k120帧效果。巧合的是,一如当年顺城百老汇imax影厅赶上3d大片《阿凡达》一样,恒隆广场百美汇cinity厅投入使用后,李安的120帧电影《双子杀手》上映,据说cinity厅最适合欣赏这部尖端技术电影。只可惜《双子杀手》剧情平淡,恒隆广场百美汇未能复制当年顺城百老汇的观影盛况。
顺城购物中心的开发商赛伦地产是昆明本地一家房地产企业,历史上开发项目并不多,顺城是其最成功的作品。顺城也是赛伦地产的最后一个房地产项目,2009年开发结束后,赛伦地产原本有意参与潘家湾改造,但最终无果。2017年,赛伦将白沙河地块转让给了美的,专心运营顺城购物中心。如今看来,面对强大的对手,赛伦决定要找一个帮手了。
2.“造新chao顺城 2020顺城购物中心升级改造国际设计竞赛”正式启动
昆明的南屏街、三市街一带形成的商圈,通常被称之为三市街商圈。在昆明商业新生力量出现之前,三市街商圈一直都是昆明的核心商业区,鼎盛时期人流如织,几乎承载了所有昆明人购物、休闲、娱乐等全方位需求。如今,多股商业新生力量使得昆明商业从“单核”奔向“多核”,但即便如此,三市街商圈“城市级核心商圈”的地位也仍然存在。可是这个商圈却有个怪现象:地段差不多商业物业,有的只是一街之隔,商业运营状况却是冰火两重天。
上世纪90年代初,昆明形成了包含三市街商圈在内的五大商业区,而三市街商圈由于地段等先天优势很快就确立它的“中心地位”。昆百大、顺城购物中心、百盛、柏联广场、五华大厦、南屏街世纪广场、福林广场等共同缔造了三市街商圈的繁荣,它们大多密布于昆明市中心的几条步行街上。虽然都身处昆明市中心的黄金宝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的长盛不衰,而有的商业却总也做不起来,甚至数度经历“生死劫”。
昆明顺城购物中心顺城购物中心(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生意兴隆长盛不衰
顺城购物中心是三市街商圈内运营较成功的标志性商业。该购物中心地处三市街商圈核心位置,于2009年9月底正式开业,开业之后很快就成为了人们购物、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时隔8年,虽然商业新中心不断崛起,但顺城购物中心依然是昆明的时尚地标,这一点从未改变。有数据可以佐证,在联商网发布的2016年西南地区的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总业绩30强榜单中,顺城购物中心列第十,在昆明上榜的5家购物中心中排位居首。
柏联广场与百盛百货
自开业后生意一直红火的柏联百盛(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顺城购物中心直线距离相去不过200来米的柏联百盛购物中心也一如既往的红火,在2016年西南地区的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总业绩30强榜单上,上榜的5家昆明购物中心中,它排第三,而现在距离柏联百盛开业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它开业后几年,据说还曾取得过全国百盛百货单店业绩全国第二的业绩。虽然该说法的真实性无法证实,但从中也以看出柏联百盛确有它牛气的一面。
说起柏联百盛就不得不提到位于三市街商圈黄金地段的柏联商业广场,前不久柏联集团翁媳之间的一场豪门恩怨曝出柏联商业广场价值近百亿元,虽然只是未经确认的单方面作出的资产评估,但是这一巨大数字背后反应的是这栋商业综合体长盛不衰的事实。
有的左右支绌惨淡度日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三市街商圈内的商业项目都有如此繁荣的景象,同一地段上两个生意悬殊巨大的商业广场往往就只隔着一条街。
有着“土豪金”外立面的五华大厦
同在东风西路南侧,与顺城购物中心仅仅只隔着一条沿河路的五华大厦商业运营状况却并不理想。而上世纪90年代的五华大厦并非这般景象,它最辉煌的时候人气甚至高过商圈内曾经的龙头商业——昆明百货大楼。那个时候,五华大厦的名气极大,影响力甚至还扩展到州市。但是五华大厦的繁荣只维持了不到10年,1999年开始,这栋商业大楼开始走下坡路,虽然选择改扩建,但是改扩建后的五华大厦还是难以恢复从前的风光,经营业绩也一路下滑。之后,五华大厦像是被下了一道“魔咒”,控股股东不断变换,还出现新老楼不是同一持有者的情况。即使经过盛兴购物广场和金魔方两轮经营,它也只是在运营的最初几年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其实,五华大厦在进入萧条期之后不是没有做过努力,譬如引入珠宝玉石,譬如引入餐饮等业态,但是这些努力都没能让它重回巅峰时的辉煌。现在的五华大厦外围虽然车水马龙,但商场客流却稀稀拉拉,有店铺关门歇业,也有店铺准备清仓撤离,贴有“金魔方儿童职业体验中心”标识的店面也大门紧闭。这般狼藉的模样与商场“土豪金”的外立面显得格格不入。
贴有“金魔方儿童职业体验中心”标识的店面大门紧闭
类似的情况何止五华大厦一个。与柏联百盛仅隔一条同仁街的福林广场,它的商业也一直不太好做。2003年,福林广场底层商场很大一部分以产权式商铺的形式分割出售,商场建成后即被开发商统一返租后出租给贵州的红华电器经营,但红华电器福林广场店经营不到两年就宣布关店。尔后,当时还如日中天的国美电器进驻,该店被国美打造成了昆明的旗舰店。可是,这个旗舰店在2013年却被国美当作弃子。福林广场在经历两度关门歇业之后一蹶不振。
而号称价值近百亿元的柏联商业广场隔壁,是与之反差巨大的金碧辉煌大厦,它是三市街商圈乃至昆明商业运营失败的典型案例。在该商业广场还在招商阶段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稳赚不赔。但现实却骨感得让人不忍多看一眼,金碧辉煌商铺在出租阶段陷入困境,空置率高企,数百名购置了商铺的业主被套牢,直到现在,这里的商业仍然非常惨淡。
就连三市街商圈曾经的龙头——昆明百货大楼的地位也显著下降。昆百大2015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昆百大旗下从事商业零售的昆明百货大楼家有宝贝商贸有限公司、家电有限公司、超市有限公司的营业利润都处于下滑状态,亏损最大的超1500万元。而它与商业地位仍然稳固的顺城和柏联也只是一路之隔。
实际上,同守于三市街黄金宝地,生意却天差地别的商业广场还不止这些。照理说,这些商业广场都在昆明城市最核心的商圈内,地段差不多,人流量差不多,潜在的客群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就是出现了路这边商场经营红红火火,路那边商业却老也做不起来的情况。而这一片的商业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巨大的差距,想来与开发商的介入和各自的商业运营模式有极大的关系。多年花开不败的商业有相似之处,而经营失败的商业却各有各的弱点,或是因为开发商当初缺乏长远规划,将商业划小单元大量散售,或是因为业态配置失败,亦或是与经营水平有关。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一个城市级别的核心商圈商业运营状况如此悬殊实在让人唏嘘。
3.这群人在顺城摆摊,吸引了无数老少中青!商品是……
昆明第七次人口普查在846万人(全域辖区人口)。据不完全统计主城五区超过3万方的百货和购物中心高达50多家。人均商业面积超过7平米。远超临近的省会城市。内卷到什么地步呢?作为一个在曾今在购物中心经营的商户。我下边简单列了几个维度。
1、距离 昆明的购物中心之间平均不超过3公里 南市区为例 大悦城 万达 南悦城 大商汇耍街 公园1903 爱琴海 润城第二大道 南亚风情第壹城 滇池时代 会展中心塞特奥莱 相互之间有多近我不用形容都知道。肉眼清晰可见,有些是门对门。还有世纪城金源 海乐城一二期 大都 清溪渡 未开业的星耀广场 邦盛广场等。 东边,七彩俊园 益龙万象城 新迎新城 瑞鼎城爱琴海 在一公里左右汇集了4家商业体 呈贡在彩云路2公里左右也是这样 置信银河 吾悦广场 七彩第壹城 花千坊 万达 百大 还有未开业烂尾得哈佛中心。还有孔雀镇爱琴海未开 那个体量不是在接近10万方的呈贡那点人口人均商业面积怕是有20平米了。西边 西城时代 假日城市 金地兰亭 首创奥莱 宜家 吾悦广场 高新天地 海源财富中心 百大 还未开业的爱琴海 听听就恐怖。北边 花千集 万彩城 现代广场 滨江俊发广场 北云66 同德广场 沿北京路欣都龙城 财富中心 中汇 嘉年华 和谐世界 未来开业的旭辉广场。这些体量还是吓人的。市中心 恒隆 攀昆 新世界 新西南 百大 柏联 美辰等人气很差的 未开业的春之眼 一环西边 烂尾的文化空间 集美天街 壹号广场 不景气的保利中心 悦云天地 未开业的海乐城。还有3万方以下的几十个不用说了。
2、同质化品牌 这个内卷更严重 看看昆明人气还可以的场 品牌相似度高达80?上。一楼快时尚 运动品牌 数码千篇一律。万达 爱琴海 金源 同德的品牌绝大部分是一样的。一楼为例 优衣库 小米 华为 星巴克等 看着都一样的感觉。耐克,阿迪这些到处都是。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品牌。都在要首店,但是有名气的品牌越来越少。甚至网红品牌也很少。
3、关心的销售问题 这里就更惨了 昆明最好的同德 顺城在西南前二十都排不进去(第20名的销售要21亿) 同德2021年才18.5亿的销售 是不是瞬间觉得昆明的购物中心如此弱,连大名鼎鼎的砂之船奥莱也才16亿左右。隔壁贵阳世纪金源是35亿的规模 贵阳的砂之船也在20多亿,还有花果园 鸿通城。成都国金 太古里破80亿规模特别是国金中心(门口有只爬楼的大熊猫)已经在100亿的规模了。是不是昆明的购物中心都弱爆了。
销售业绩 销售业绩是绕不开的话题,昆明的购物中心已经内卷到很多招商招不到了。但是对于顾客并没有得到实惠。不是昆明没有消费力,过多的体量内卷,加上昆明的购物中心租金物管不低。对比世纪金源 昆明和贵阳租金水平相差不大。体量昆明金源是贵阳金源的三倍。 销售贵阳是昆明金源三倍。明眼人都懂的。昆明承受租金物管总金额比贵阳高。商家很难赚钱的。以我之前经营的一个品牌的销售业绩为例。贵阳世纪金源销售1200万。昆明世纪金源销售350万两个店面积差不多。贵阳320平米 昆明297平米。租金物管差不多都是60多万。这么说明白了吧别人1200万的规模只交了60多万租金物管,昆明卖350万要交60多万租金物管加上人工 水电 税费 装修一年要100多万费用。毛利40?到。所以我果断叫客户放弃了,给人家打工。每年还递增涨租金,变着法改合同涨费用。我只能说甲方的购物中心以后自己玩吧!
综上所述,内卷严重是很危险的。不利于夫妻店 个体户在商场创业的。而且被割韭菜失败的风险接近100?当下情况能不投资就不要投资。可以看看别的出路。目前电商冲击,大家口袋的钱缩水,消费不如之前。加上实体商业模式的套路。不会主动求变。这些购物中心,百货也好很难有气死回升的疗效。之前的红利期结束了。现在大部分开始走下坡路了。要生存甲方(购物中心)模式还是要换一下,不能像现在和之前自己收租金物管旱涝保收,接下来招商都难没有商户愿意被割韭菜了。选择做生意还是慎重。我只是一个曾今在这些项目上吃亏太多的过来人。分享给大家,赚钱不易,少去折腾。